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
课程代码:033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成为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的是(  ) 
A.简单劳动 
B.复杂劳动 
C.个体劳动 
D.共同劳动
2.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体要素是(  ) 
A.劳动对象 
B.劳动工具 
C.劳动力 
D.劳动资料
3.在劳动力市场体系中,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指挥系统是(  ) 
A.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 
B.信息传递系统 
C.国家调控系统 
D.市场管理系统
4.我国政府建立"三条保障线"制度的时间是(  ) 
A.1968年 
B.1978年 
C.1988年 
D.1998年
5.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主要实行的就业是(  ) 
A.多渠道就业制 
B.统包统配制 
C.单渠道就业制 
D.市场就业制
6.我国最常用的货币工具是(  ) 
A.贷款准备金 
B.利率 
C.存款准备金 
D.变更贴现率
7.一般来说,规定劳动者工作时间长度和休假制度的是(  ) 
A.国家法律 
B.单位规章 
C.个人自律 
D.社会认可
8.企业劳动组织中最基本的分工是(  ) 
A.社会分工 
B.专业分工 
C.技术分工 
D.职能分工
9.根据企业各类人员的工作性质特点所进行的分工称为(  ) 
A.职能分工 
B.专业(工种)分工 
C.技术分工 
D.社会分工
10.为了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计量劳动者劳动消耗和计算劳动报酬而建立的准则和办法称为(  ) 
A.工资制度 
B.工资理论 
C.工资管理 
D.工资级差
11.严格地说,作为劳动报酬,薪水与工资是有所区别的.工资主要是指付给(  ) 
A.金领阶层 
B.银领阶层 
C.白领阶层 
D.蓝领阶层
12.在工资设计中,通常把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称为(  ) 
A.工资级差 
B.工资等级 
C.工资总额 
D.工资差额
13.在下列选项中,一般来说属于竞业禁止协议对象的是(  ) 
A.临时工 
B.勤杂工 
C.普通工人 
D.技术人员
14.按我国有关规定,在劳动合同的约定中,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应不超过(  )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15.在下列选项中,一般适用于招收普通劳动者,也属于劳动合同基本类型的是(  ) 
A.录用合同 
B.聘用合同 
C.租用合同 
D.借调合同
16.社会保障的最终责任主体是( )
A.政府
B.社会
C.企业
D.家庭
17.下列选项中,属于只有尽了缴费义务,才能享受收入补偿权利的项目是(  )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18.在我国,属于社会保障体系核心部分的项目是(  )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19.目前大多数国家规定工伤保险应当由(  ) 
A.国家承担 
B.用人单位承担 
C.个人承担 
D.用人单位和个人承担
20.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主要由(  ) 
A.国家承担 
B.个人承担 
C.用人单位承担 
D.用人单位和个人承担
21.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闲置部分的运作方式有两种,除购买国债以外,还有(  ) 
A.投资于国际基金 
B.投资于国内基金 
C.存入国有商业银行 
D.存入外资商业银行
22.在我国实行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属于(  ) 
A.第一层次 
B.第二层次 
C.第三层次 
D.第四层次
23.基本养老保险中个人账户计入的比例为缴费工资的(  ) 
A.3% 
B.8% 
C.11% 
D.20%
24.我国实行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属于第二层次的是(  ) 
A.基本养老保险 
B.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C.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D.集体养老保险
25.按照恩格尔系数划分贫困与富裕,贫困线的恩格尔系数为(  ) 
A.60% 
B.50%-59% 
C.40%-50% 
D.30%-40%
26.按照国际惯例,衡量贫困状况的标志是(  ) 
A.基本工资标准线 
B.最低工资标准线 
C.基本生活保障线 
D.最低生活保障线
27.在下列选项中,专门针对社会救助的申请者进行的调查称为(  ) 
A.家计调查 
B.性别调查 
C.年龄调查 
D.伤残调查
28.2001年,我国政府开始进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省份是(  ) 
A.吉林 
B.辽宁 
C.黑龙江 
D.江苏
29.与其他保险项目比较而言,属于工伤保险待遇独有的原则是(  ) 
A.无过失补偿原则 
B.多样性原则 
C.福利性原则 
D.互济性原则
30.中国政府统一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是在(  ) 
A.1986年 
B.1997年 
C.2000年 
D.2002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主要有( )
A.技术测定法
B.比较类推法
C.估工法
D.统计分析法
E.问卷调查法
32.工资制度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其特征不同可分为(  ) 
A.基本工资制度 
B.工资等级制度 
C.辅助工资制度 
D.工资升级制度 
E.工资定级制度
33.按照劳动争议中劳动者一方人数的多少来分类,可以将劳动争议分为(  ) 
A.权利争议 
B.个别争议 
C.集体争议 
D.利益争议 
E.团体争议
34.从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行政管理建设来看,劳动保障部门应当是社会保障基金的具体执行部门,其主要职责包括(  ) 
A.协调部门关系 
B.基金征缴 
C.基金管理 
D.基金给付 
E.审查政策
35.养老保险中个人账户基金的组成部分包括(  ) 
A.个人缴纳的保险费 
B.从企业缴费中按比例计入的保险费 
C.保险费利息 
D.企业补贴费 
E.财政补贴费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6.最低工资 
37.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 
38.社会救助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简述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的构成. 
40.简要回答集体合同的内容. 
41.简述社会保险的特点. 
42.简要说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43.(本题9分)试述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就业政策所取得的成果. 
44.(本题10分)论述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所需的条件及影响其补充水平的主要因素.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2分) 
45.某企业有机器设备150台,需要连续运转,每台机器分四班看管,每位工人看管机器的定额为3台,员工的出勤率为90%,请问: 
(1)劳动定员方法有哪些?以上案例应用哪种计算方法进行定员? 
(2)该案例中定员人数应是多少?
   
| 欢迎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自考资讯,一手掌握!) | 欢迎加入“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扫码进群,领取《 | 
 
       江苏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