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江苏自考网(www.jiangsuzikao.com)!

咨询电话:025-83235887 / RSS地图 / 网站地图
自考专题:

2002年10月北京高教自考心理实验设计试卷

发布时间:2018-05-24编辑整理:江苏自考网浏览次数:(

来源:江苏自考网 时间:2018-05-24 06:22:41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斯蒂文斯曾让被试用握力大小来匹配电流、白噪音、振动等的强度,用以验证幂定律,这种方法称为(D)
A、差别阈限法 B、感觉等距法 C、数量估计法 D、不同感觉道的交叉匹配法
2、SN分布的平均数与N分布的平均数的关系是( A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3、样本越大,产生抽样偏差的可能性( C )
A、越大 B、不变 C、越小 D、不确定
4、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当没有信号出现,被试回答有信号,说明出现( C )
A、击中 B、漏报 C、虚报 D、正确否定
5、与单一刺激相比,复合刺激会使反应时间( B )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不确定
6、考察因变量的可靠性的指标是( B )
A、效度 B、信度 C、敏感度 D、可控度
7、当两个总体没有差异,而统计推论的结论说有差异,就犯了( B )
A、Ⅰ类错误 B、Ⅱ类错误 C、Ⅲ类错误 D、Ⅳ类错误
8、如果不同的实验条件之间有相互干扰,最好采用( B )
A、组内设计 B、组间设计 C、拉丁方设计 D、混合设计
9、ROC曲线的曲度越大,即离45°对角线越远,说明被试的感受性( A )
A、越高 B、不变 C、越低 D、不确定
10、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继时呈现的,这时需要平衡的误差是( D )
A、空间误差 B、期望误差 C、动作误差 D、时间误差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根据观察场景的不同,可以将观察法分为( B D )
A、直接观察 B、自然观察 C、间接观察 D、实验室观察
12、随机取样的方式有( A B D )
A、随机数字表 B、计算机选择 C、分层取样 D、人工选择
13、在组间设计中,消除被试差异的方法有( A C )
A、随机组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匹配组设计 D、完全平衡设计
14、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包括( B C )
A、减半法 B、有无法 C评价法 D、次数法
15、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 A B C D )
A、刺激类型 B、准备状态 C、酒精和药物 D、年龄
三、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如果自变量的变化不能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不敏感的。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类典型的例子,它们是(高限效应)和(低限效应)。
17、与经典的心理物理学不同,信号检测论可以将人的(感受性)和(判断标准)区分开来。
18、用最小变化法进行实验时,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值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值且差异显著时,说明存在(习惯)误差,如果相反,说明存在(期望)误差。
19、ω2是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当ω2≤(·01)时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很弱,实验效果很差;ω2≥(·15)时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较强,实验效果好。
20、准实验设计是介于(非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
四、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21、定量研究 22、内部效度 23、需要特征 24、ROC曲线 25、阶梯法
五、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 27、举例说明什么是自变量混淆,如何防止出现自变量混淆?
28、举例说明不等控制组设计。 29、举例说明如何用感觉等距法制作心理等距量表。
30、举例说明反应时间实验中的速度-准确性的权衡现象。
六、 分析题(共10分)
31、请结合下图说明,评价法中低标准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为什么应该是累计概率?
 
 
 fN(x) fSN(x)
 概
 率
 密
 度
 x3 x4 x1 x2
 1 2 3 4 5 6

 C1 C2 C3 C4 C5
 评价法反应图示
七、 实验设计题(共10分)
32、请设计实验考察中断正在完成的任务对抑郁者和非抑郁者记忆成绩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2002年10月北京高教自考心理实验设计试卷”的全部内容,想获取更多江苏自考的相关资讯,如江苏自考常见问题、院校动态,政策公告,考试题库,复习备考、专业目录。敬请关注下方“江苏自考微信公众号”或加入“江苏自考考生交流群”和千万自考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欢迎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自考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加入“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扫码进群,领取《 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哦!)
8888人已通过
开始测试

江苏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报考提醒

报名入口 查询系统

自考交流群

咨询老师

扫一扫,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免费送《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扫一扫,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
进群领取《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报考服务

025-83235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