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江苏自考网(www.jiangsuzikao.com)!

咨询电话:025-83235887 / RSS地图 / 网站地图
自考专题:
来源:江苏自考网 时间:2020-12-09 13:49:47
高纲1475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28665  认知心理学
 
 南京师范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认知心理学”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不考英语者的换考课程,是探索人类认知过程和认知特点的一门学科。认知心理学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信息加工理论和联结主义理论两大学术流派,并成为发展最快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之一。
二、课程目标(评价目标)
《认知心理学》共分为12章。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理论、主要实验以及重要成果。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心理现象并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认知心理学”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课程涉及当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前沿课题。与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理语言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课程的重点是认知心理学概述、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感知觉、注意、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阐释记忆。
次重点:语言、知识的建构与表征、思维、问题解决和元认知。
一般难点: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人的信息加工系统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两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认知心理学概念及认知活动原理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Ⅱ):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认知概念及原理的内涵及外延,理解相关认知心理学知识,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认知和认知神经活动问题进行解释。
简单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经济法律事实,对经济法律问题进行某一经济法领域的法律分析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发展历史、学术观点和学科基础,特别是对于人类认知心理的系统特征和计算机模拟模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描述。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认知心理学:概述、起源和隐喻
1.1.1认知心理学的概述
1.1.2认知心理学的起源
1.1.3当代认知心理学的隐喻
1.2人的信息加工系统
1.2.1信息加工系统
1.2.2人的信息加工系统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认知心理学(广义和狭义);认知心理学的过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发展历史;人脑的信息加工系统;符号操作系统范式、符号操作系统的功能;符号操作范式的三点推论;联结主义范式;信息加工系统;记忆装置。
领会:对人认知活动的三种理解;人类认知系统及其特征;元认知能力的组成;人类认知系统模型、联结主义理论模型;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内部原因;现代科学技术对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影响;申农的通用通讯系统;当代认知心理学的隐喻;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与功能;信息加工系统;记忆程序;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基本部分。
四、本章关键问题
如何理解人类的认知活动?这种活动包含什么内容、形式和特征?如何运用认知模型来说明人类的认知系统以及人类认知系统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从符号操作系统及其功能理解人类认知活动?人类认知系统的构成成分是什么以及影响当代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都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问题。
第二章  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针对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特别是新近的认知研究技术也有所涉及。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2.1抽象分析方法
2.1.1抽象分析方法的含义
2.1.2抽象分析方法的基本程序
2.2计算机模拟方法
2.2.1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含义
2.2.2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基本程序
2.3.流程图示研究
2.3.1流程图示的含义
2.3.2信息加工流程模式
2.4口语报告法
2.4.1口语报告法的含义
2.4.2口语报告法的基本过程
2.5反应时测量法
2.5.1反应时测量法的含义
2.5.2反应时测量法的基本过程
2.6内隐联想测验
2.6.1內隐联想测验方法
2.6.2  The  Go/No-Go联想测验方法
2.7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
2.7.1单细胞记录
2.7.2事件相关电位
2.7.3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2.7.4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
2.7.5脑磁图扫描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抽象分析方法、计算机模拟法、流程图示研究、口语报告法、反应时测量法、内隐联想测验方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单细胞记录、事件相关电位、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脑磁图扫描技术。
领会:抽象分析方法的含义、抽象分析方法的基本程序;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含义、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基本程序;流程图示的含义、信息加工流程模式;口语报告法的含义、口语报告法的基本过程、反应时测量法的含义、反应时测量法的基本过程、內隐联想测验方法、The  Go/No-Go內隐联想测验方法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
四、本章关键问题
以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为核心,着重理解如何运用抽象分析方法、计算机模拟方法、流程图示、信息加工流程模式、口语报告法、反应时测量法、內隐联想测验方法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熟练掌握这些研究方法的程序、技术方法和运用,是认知心理学学习和研究的关键。
第三章  感知觉
一、课程内容
本章将认知的起源和信息加工共作为讨论问题的中心,将经典的测验方法和现代的感知信息加工研究技术融合,特别是运用信息加工原理介绍认知心理学的模式识别理论,奠定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
3.1感觉信息加工
3.1.1感觉信息加工概述
3.1.2感觉测量
3.1.3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信息加工
3. 2知觉信息加工
3.2.1知觉概述
3.2.2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3.2.3知觉现象
3. 3模式识别
3.3.1模式识别概述
3.3.2模式识别过程
3.3.3模式识别理论
三、考核要求
1、识记:自下而上加工(数据驱动加工)、自上而下加工(概念驱动加工);知觉组织;直接直觉和间接知觉;感觉信息加工;模板匹配理论、原型匹配理论和特征匹配理论;马尔计算理论;成分识别理论;结构优势效应。
2、领会:感觉信息;感觉阈限测量;信号检测理论;知觉信息加工过程;模式识别过程;模式识别理论;视觉和听觉的信息加工;动眼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面孔识别。
四、本章关键问题
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活动的最初阶段是感知觉,通过感知觉的信息输入,人类获得了加工的信息。本章的关键内容是要理解信息输入、传递和接收过程发生的机制。为此,深入了解感知觉的过程、内容和模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  注意
一、课程内容
本章侧重于研究信息加工的注意理论和研究方法,特别是基于信息加工过程的注意理论、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以及注意理论的应用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
4.1注意概述
4.1.1注意的含义
4.1.2注意的认知分类
4.2注意的认知理论
4.2.1注意的过滤器模型
4.2.2注意的衰减器模型
4.2.3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
4.3注意的认知资源分配理论
4.3.1认知资源的有限性
4.3.2注意的认知资源能量分配模型
4.3.3注意的材料限制和资源限制理论
4.3.4注意的知觉负载理论
4.3.5注意的研究
4.4注意在教育中的应用
4.4.1注意在教育上的重要性
4.4.2注意与学习的关系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注意、过滤器模型、衰简器模型、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认知资源的有效性。
2、领会: 注意的含义;注意的特征;注意的认知理论;双耳分听实验;注意的认知资源分配理论;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注意的知觉负载理论;注意的研究。
3、简单应用:注意在教育中的应用;注意在教育上的重要性;注意与学习的关系。
四、本章关键问题
注意发生的机制是了解人类信息加工特征的重要内容,本章通过描述注意的信息加工模型,以此说明不同注意发生并维持的认知机制和特征。学习本章内容的关键在于理解注意的信息加工模型。
第五章  瞬时记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从记忆的信息加工阶段理论出发,介绍了记忆的涵义、记忆的阶段、瞬时记忆的涵义,特别是关于视觉信息登记理论。
二、考核知识点
5.1 记忆过程
5.1.1记忆的含义
5.1.2记忆的信息加工阶段
5.1.3瞬时记忆的含义
5.2视觉信息登记
5.2.1视觉信息登记的含义
5.2.2视觉信息登记的研究
5.2.3视像记忆
5.2.4视觉信息登记过程
5.2.5视像记忆中的掩蔽效应
5.3听觉信息登记
5.3.1声像记忆
5.3.2声像记忆的研究
5.3.3声像记忆中的后缀效应和通道效应
5.3.4触觉的感觉记忆
三、考核要求
1、识记:记忆、视像记忆、瞬时记忆、视觉信息登记、声象记忆、声音记忆。
2、领会:记忆的含义和阶段;瞬时记忆及其特征;视觉信息登记;部分报告法;视像记忆;视觉信息记忆登记过程;声像记忆研究;声像记忆中的后缀效应和通道效应;触觉的感觉记忆。
四、本章关键问题
瞬时记忆是人类获得经验的第一步,通过感觉登记,大脑将外在信息转化为认知活动必备的信息,然后输入大脑进行加工,完成信息加工过程的重要一步。理解瞬时记忆的特征、过程、加工方式以及研究方法,是本章学习的关键。
第六章  短时记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记忆系统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和理论,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成整体。
二、考核知识点
6.1记忆的结构及其加工过程
6.1.1记忆的结构
6.1.2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6. 2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加工
6.2.1短时记忆概述
6.2.2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6.2.3短时记忆容量
6.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
6.3.1短时记忆信息的保持
6.3.2复述
6.3.3工作记忆
6.4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6.4.1斯滕伯格的经典研究
6.4.2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
三、考核要求
1、识记:短时记忆、复述、语义编码、听觉代码、视觉代码、短时记忆容量、平行扫描、系列扫描、从头至尾扫描、自动停止系列扫描、工作记忆。
2、领会:记忆的结构;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短时记忆信息的储存;斯滕伯格的经典研究;记忆的双存储器模型;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 
四、本章关键问题
短时记忆的编码、储存和提取反映了记忆的信息加工的本质。本章介绍了不同的记忆的存储模型、加工模型以及信息编码特征以及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学习本章的关键在于了解短时记忆的编码、容量、存储和提取特征。
第七章  长时记忆
一、课程内容
本章着重介绍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包括长时记忆的涵义、信息编码方式长时记忆的储存以及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组织状态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7.1长时记忆概述
7.1.1长时记忆的含义
7.1.1长时记忆的体系
7.2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方式
7.2.1长时记忆的双重编码
7.2.2语义编码中的语义代码
7.2.3表象编码中的表象代码
7.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
7.3.1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
7.3.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7.3.3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7.4长时记忆中信息状态的组织
7.4.1长时记忆中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
7.4.2长时记忆中信息存储的检索
三、考核要求
1、识记:长时记忆、表象代码、双重编码、情节记忆、语义记忆、外显记忆、内隐记忆、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非陈述性记忆、不随意记忆、随意记忆、内隐学习。
2、领会:长时记忆的体系;长时记忆的双重编码;语义编码中的语义代码;表象编码中的表象代码;人工语法学习、长时记忆中信息状态的组织;长时记忆中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长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检索。
四、本章关键问题
长时记忆代表了人类知识和经验的内在形式和提取,了解长时记忆中记忆内容的组织、线索和编码方式,可以深入理解记忆的特征并更好地运用记忆方法改善记忆效果。所以,学习本章的关键是要掌握长时记忆的分类、特征和提取方式。
第八章  知识的建构与表征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从信息加工理论介绍知识的建构和表征,特别是符号—网络模型及其运用。
二、考核知识点
8.1知识的建构
8.1.1知识的获得
8.1.2知识建构过程
8.2知识的表征
8.2.1知识表征的含义
8.2.2知识表征的符号—网络模型
8.2.3知识表征的计算机模型
8.2.4联结主义模型
8.3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8.3.2命题表征
8.3.3图式
8.3.4脚本
8.3.5表象
8.4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8.4.1程序性知识的含义
8.4.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8.4.3程序性知识的范畴
三、考核要求
1、识记:命题、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图式、脚本、表象、心理词典、语义启动、心理旋转。
2、领会:知识的获得;知识建构的过程;符号-网络模型假设;层次语义网络模型;原形模型;激活-扩散模型;知识的表征;知识表征的计算模型;知识的建构过程;联结主义模型;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命题表征;程序性知识的表征;程序性知识的范畴。
四、本章关键问题
知识表征是认知活动中最复杂、最难于理解的部分。本章将命题、图式和表象等传统认知概念与当代认知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符号-网络模型假设、层次语义网络模型等当代认知概念结合,讨论不同的认知表征形式和模型。所以学习本章的关键就是掌握不同认知模型和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九章  语言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语言的特征、语言和语言的特征、语言结构分析、人类语言获得、生成—转换语法、言语知觉、词汇理解、句子理解等,是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9.1语言概述
9.1.1语言的特征
9.1.2语言结构成分
9.1.3人类语言获得
9.2语句加工
9.2.1生成—转换语法
9.2.2转换语法
9.3语言理解
9.3.1言语知觉
9.3.2词汇理解
9.3.3句子理解
9.3.4语境在单词识别中的作用
三、考核要求
1、识记:语言、词汇理解、句子理解、言语知觉、。
2、领会:语句加工;语言的特征;语言结构分析;人类语言获得;生成—转换语法;言语知觉;句法建构的原则;词汇理解;句子理解;语境在单词识别中的作用。
四、本章关键问题
心理语言学的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支柱,本章学习的关键是要从分析语言结构特征出发,掌握语言理解、知觉以及句法建构等过程。
第十章  思维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讨论思维的含义、思维语表象、概念形成、概念掌握、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10.1思维概述
10.1.1思维的含义
10.1.2思维与表象
10.2概念结构、概念形成和概念掌握
10.2.1概念结构
10.2.2概念形成
10.2.3概念掌握
10.3推理
10.3.1演绎推理
10.3.2归纳推理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思维、表象、概念、概念结构、概念形成、概念掌握、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推理、。
2、领会:思维的含义;思维与表象;概念形成;概念掌握;人工概念;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四、本章关键问题
思维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和高级阶段。思维的基本过程表现为概念、概念的形成与掌握,思维的基本形式表现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等活动。学习本章的关键是要从认知过程的角度了解概念形成与掌握、推理过程与形式理解思维的本质。
第十一章  问题解决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问题解决及其类型、问题解决的策略、专家知识的获得、 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11.1问题解决概述
11.1.1问题解决的含义
11.1.2问题的类型
11.1.3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1.1.4问题解决的研究对象
11.2问题解决策略
11.2.1算法
11.2.2启发式
11.3专家知识
11.3.1专家的基本特征
11.3.2专家与新手的差异
11.3.3专家知识的获取
三、考核要求
1、识记:问题、问题解决、算法、启发式、逆向搜索、专家知识。
2、领会:问题解决类型;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问题解决的研究对象;问题解决的策略;专家知识的获得;专家的基本特征;专家与新手的差异;专家知识的获取;ACT模型;知识编辑获取阶段。
四、本章关键问题
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认知活动中的思维过程的应用,可以体现人类认知活动的动态过程。学习本章的关键在于理解问题的本质、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策略。
第十二章  元认知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元认知的基本涵义、元认知的实质、元认知的成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认知发展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12.1元认知概述
12.1.1“元”概念的提出
12.1.2元认知的含义
12.1.3元认知的实质
12.1.4元认知与认知
12.1.5认知神经科学取向的元认知研究
12.2元认知的成分
12.2.1元认知知识
12.2.2元认知体验
12.2.3元认知技能
12.3元认知的发展与影响因素
12.3.1元认知的发展
12.3.2影响元认知发展的因素
12.4元认知的应用
12.4.1元认知的评定
12.4.2元认知训练
12.4.3元认知的临床应用
三、考核要求
1、识记:元认知、元认知的成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认知发展。
2、领会:元认知的基本涵义;元认知的实质;元认知的成分;元认知知识;影响元认知发展的因素。
3、简单应用:元认知的应用;元认知的评定;元认知训练;元认知的临床应用。
四、本章关键问题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理解和控制认知活动的重要形式。学习本章的关键是理解元认知的含义、机制、成分、发展以及影响元认知的因素。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认知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认知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认知心理学》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当代认知心理学》是学习掌握《认知心理学》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大纲具有概括性和原则性,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
三、关于自学教材
《当代认知心理学》,梁宁建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认知心理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认知心理学》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特点是:以人类认知过程为主线,围绕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认知活动展开认知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所以,学习本课程时,首先要熟记主要的概念,然后将这些概念与认知过程及其方法对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可以很好地掌握本课程。
五、应考指导
1、如何学习?
很好的计划和组织是你学习成功的法宝。如果你正在接受培训学习,一定要跟紧课程并完成作业。为了在考试中作出满意的回答,你必须对所学课程内容有很好的理解。建议使用“行动计划表”来监控你的学习进展,在阅读课本时可以做读书笔记。如有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可以用彩笔来标注。如:红色代表重点;绿色代表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黄色代表可以运用在工作之中。可以在空白处记录相关网站,文章。
2、如何考试?
卷面整洁非常重要。书写工整,段落与间距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懂的内容打分。要回答试卷中所问的问题,而不是回答你自己乐意回答的问题。
3、如何处理紧张情绪?
正确处理对失败的惧怕,要正面思考。如果可能,请教已经通过该科目考试的人,问他们一些问题。做深呼吸放松,这有助于使头脑清醒,缓解紧张情绪。考试前合理膳食,保持旺盛精力,保持冷静。
4、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如果你在考试中出现这种情况,试试下列方法:使用“线索”纸条。进入考场之前,将记忆“线索”记在纸条上,但你不能将纸条带进考场,因此当你阅读考卷时,一旦有了思路就快速记下。按自己的步调进行答卷。为每个考题或部分分配合理时间,并按此时间安排进行。
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认知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的层次确定其考核内容。
七、关于考试命题
1、本课程考试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得携带教材和笔记,不需携带计算器。
3、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6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10%。
5、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3:3:3:1。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程序性知识包括了:(   )
A.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  B.思维技能和学习技能
C.发散技能和集合技能  D.特殊技能和一般技能
2、模式识别中的衰减模型是(   )
A.知觉选择模型  B.“全”或“无”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中枢能量分配模型
二、填空题
1、图式是内化了的有关__________的一种知识结构。
2、原型是对某一类客观事物所具有的____________内部表征。
三、名词解释
1、符号—网络模型
2、概念驱动加工
四、简答题
1、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和哪些方面的因素有关?
2、结构优势描述理论是什么?
五、论述题
1、信息加工理论在研究人的认知时强调哪些方面?
2、人的短时记忆是怎样编码的?
 
 
 
以上就是关于“28665 认知心理学”的全部内容,想获取更多江苏自考的相关资讯,如江苏自考常见问题、院校动态,政策公告,考试题库,复习备考、专业目录。敬请关注下方“江苏自考微信公众号”或加入“江苏自考考生交流群”和千万自考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欢迎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自考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加入“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扫码进群,领取《 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哦!)
8888人已通过
开始测试

江苏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报考提醒

报名入口 查询系统

自考交流群

咨询老师

扫一扫,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免费送《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扫一扫,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
进群领取《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报考服务

025-83235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