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江苏自考网(www.jiangsuzikao.com)!

咨询电话:025-83235887 / RSS地图 / 网站地图
自考专题:
来源:江苏自考网 时间:2020-12-09 14:16:35
高纲0866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29784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江苏教育学院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考试要求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之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既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属于文学理论大领域,是一门自成体系富于理性思辩的理论课程。要求应考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概况,掌握古代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读懂古代文学理论原著,对历代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重要文学理论著作、原创性文学理论观点,要深入学习,牢固掌握,要求应考者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行解读,分析,吸收其民主性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糟粕,科学地继承古代文论遗产,为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而努力,并从中充实自己的文艺美学素养,提高文艺理论研究水平,增强欣赏、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考试的能级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以理解为主。
1、识记。重点在考查应考者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历代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人名)、重要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书名、文章篇名)、原创性文学理论观点、学说(名词、名称)等的了解、辨识和记忆的能力。主要题型为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等。答题可参考教材中相关章的“概述”及相关节的“阐论”中的文论家介绍。
2、理解。重在考查应考者对古代文论原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古代文论原著的重要段落、语句能清晰准确地翻译,并分析、述说其中包含的观点、主张、理论内涵。主要题型为简答、翻译等。答题可参考教材中相关选文的注释及选文后的“阐论”。
3、应用。重在考查应考者对古代文论重要学说理论问题的把握,领会其基本的理论内涵,掌握理论要点,并能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作家作品实例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阐述。主要题型为论述题。答题可参考教材中相关文论家选文后的“阐论”对相关论题的分析、论述。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先秦文学理论
第一节 《尚书·尧典》
1、“诗言志”(理解)
2、“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识记)
3、诗乐舞三为一体(理解)
 
第二节 《诗经》
1、对作诗的情感动因的认知:“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识记)
2、对诗歌社会作用的“美”的认知:“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理解)
3、对诗歌社会功用的“刺”的认知:“王欲玉女,是用大谏”,“唯是褊心,是以为刺”(理解)
 
第三节 孔子
1、对《诗经》总体思想内容的特点的评价:“思无邪”(识记)
2、论文艺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质彬彬”,“尽美”、“尽善”(理解)
3、论述诗歌的社会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应用)
 
第四节 孟子
1、养气说及对文学理论的影响(识记)
2、“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延伸为文学批评的原则之一:“知人论世”。(理解)
 
第五节 庄子
1. 崇尚自然,以真为贵。(识记)
2.《庄子》哲学思想及其文章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的影响(识记)
 
第六节 荀子
1.论“乐”的情感本质:“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理解)
2.论“乐”的社会教化功能:“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应用)
 
第二章 汉代文学理论
第一节《毛诗序》
1.“六义”论析《诗经》体制内容的分类、艺术手法的种类。(识记)
2.论《诗经》的社会教化和政治讽刺功用:“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理解)
3.论析诗歌创作的情感本质:“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 (应用)
 
第二节 司马迁
1、“发愤著书”说(识记)
2、“昔西伯拘羑里,孔子厄陈蔡……韩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应用)
 
第三节 王充
1.“疾虚妄”(识记)
2.论文学创作的真实性,作品内容的真实,创作态度的真诚:“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理解)
 
第四节 王逸
1、高度评价屈原的思想人格,作品的辞采艺术:“楚人高其行义,玮其文采,以相教传。”(理解)
2、分析屈原文学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法—象征:“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理解)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论
第一节 曹丕
1、“诗赋欲丽”、“文气”说(识记)
2、文气说核心论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理解)
3、论文章的地位、价值:“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理解)
4、文体论:“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誺尚实,诗赋欲丽。”(理解)
 
第二节 陆机
1、论写作内容的来源:“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分析写作构思活动的特点:“收观反听,耽思傍讯”。诗的文体特点:“诗缘情而绮靡”(识记)
2、写作构思饱含情感,结合形象:“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强调写作构思的创新:“谢朝花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理解)
3、总结文章写作的三个关键:“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应用)
 
第三节 刘勰
1、《文心雕龙》共五十篇,三万七千多字。“体例周详,论旨精深”,是其总体特点和成就。(识记)
2、论作家素质:“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财,研阅以穷照,训致以怿辞”。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理解)
3、论写作构思形象性特点:“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应用)
4、论写作构思的重要作用:“视布于麻,虽云末贵;杼轴献功,焕然乃珍。” (理解)
 
第四节 钟嵘
1、“诗品”评价汉至齐梁122位五言诗人,并列为上、中、下三品;“滋味”、“自然英旨”(识记)
2、论诗情感发,涉及社会生活:“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凡斯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理解)
3、滋味说之核心文句:“五言居文字之要,是众作是有滋味者也,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且者耶?” (应用)
 
第五节 萧统
1、萧统主持编纂《文选》为古代重要诗文总集。(识记)
2、文学发展观:“锺其事而增其华,变其本而加其厉”。(理解)
3、揭示文学作品的基本特性:“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理解)
 
第四章 唐代文学理论
第一节 陈子昂
1、标举《诗经》传统,推重汉魏古诗:“汉魏风骨”、“风雅兴寄”(识记)
2、以上述标准评价诗歌作品:“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理解)
 
第二节 杜甫
1、《戏为六绝句》是杜甫重要的论诗诗。(识记)
2、指出年轻诗人内在素质,胸襟气度方面的欠缺:“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理解)
3、论述有鉴别地广泛学习,兼收并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别裁伪体意风雅,转专益多师是汝师。”(应用)
 
第三节 皎然
1、皎然《诗式》是唐代重要的诗论著作。(识记)
2、“辨体有一十九字”论及诗歌艺术风格(理解)
3、“缘境不尽曰情”,“象下之意”;论及诗意形象和诗境创造。(应用)
 
第四节 白居易
1、“风雅比兴”,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等讽谕诗(识记)
2、论析诗歌构成要素及音情动人的艺术特征:“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也。”(理解)
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文学创作的时代性、社会性及白居易创作讽谕诗的文学实践。(应用)
 
第五节 韩愈
1、“文气”说,“不平则鸣”说。(识记)
2、不平则鸣说核心文句:“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应用)
3、文气说之核心文句:“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也犹是,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理解)
 
第六节 柳宗元
1、论文章写作应重其根本,兼取众长:“本之《书》以求其质”等五句,“参之《谷梁》以厉其气”等六句。(理解)
2、论析写作应避免的不良心态:“故每为文,击尝敢以轻心掉之,”等四句。(理解)
 
第七节 司空图
1、“二十四诗品”、“醇美者有所乏耳”、“韵外之致”(识记)
2、论析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诗贯六义,则讽喻,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间矣。”(理解)
3、韵味说之核心文句:“近而不浮,远而不尽,而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应用)
 
第五章 宋代文学理论
第一节 梅尧臣
1、论述诗歌创作的社会性及其艺术表达:“因事有所激,因物兴其通”(识记)
2、揭扬《诗经》、《离骚》的比兴美刺精神:“自下而磨上,是之谓国风;雅章及颂篇,刺美亦道同。屈原著《离骚》,自哀其志穷;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理解)
 
第二节 欧阳修
1、撰写《六一诗话》,创制诗文评论的新体式。(识记)
2、“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批评当时某些文人“弃百事不关于心”,重视作家思想修养,要求作家关心社会大事(理解)
3、“诗穷而后工”说(识记)
“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应用)
 
第三节  王安石
1、强调文章的社会实用性:“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识记)
2、注重文章内容:“要之以适用为本,以雕镂”绘画为之容而已。(理解)
 
第四节 苏轼
1、推重自然大成的创作境界:“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识记)
2、强调文思丰沛的重要性:“吾文如万斛源泉,不择地而出。”(识记)
3、论析文笔与文意相适应的关系:“但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理解)
4、揭示文学创作:“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与手”。(认知,应用)
 
第五节 黄庭坚
1、“点铁成金”作诗偏重对前人字句的翻新(识记)
 
第六节 李清照
1、李清照《论词》是北宋重要词学论文。(识记)
2、词“别是一家”,论析词与诗的区别。(识记)
 
第七节 陆游
1、“工夫在诗外”(识记,理解)
2、阐发“工夫在诗外”之重要诗句:“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四十从戍驻南郑,……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在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理解)
 
第八节 严羽
1、“妙悟”、“诗有别材,诗有别趣。”(识记)
2、妙悟说核心文句:“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者,一味妙悟故也。”(理解)
3、别裁别趣说核心文句:“诗有别材,非关诗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应用)
 
第九节 元好问
1、“论诗三十首”为著名论诗绝句组诗。(识记)
2、批评诗歌创作情感作伪:“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理解)
3、强调诗歌创作的实地观察,亲身体验:“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理解)
 
第六章 明代文学理论,
第一节 蒋大器
1、揭示历史小说对史实或精简或扩充的创作原则:“留心损益”(识记)
2、读者争观《三国志通俗演义》“则三国之盛衰治乱,人物之出处臧否,一开卷,千百载之事,豁然于心心胸矣。”论析历史小说的认识作用。(理解)
3、论析历史小说的教育作用及读者的阅读主体因素:“若读到古人忠处,便思自己忠与不忠;孝处,便思自己孝与不孝。至于善恶可否,皆当如此,方是有益。若则读过,而不身体力行,又未为读书也。”(应用)
 
第二节 王世贞
1、明代‘前七子’、‘后七子’的复古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识记)
2、“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理解)
 
第三节 李贽
1、“童心说”(识记)
2、童心说核心文句:“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缺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理解)
3、高度评价《水浒传》的思想艺术成就
①“太史公曰:‘《说难》、《孤愤》,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理解)
②“则谓水浒之众,皆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可也。”(理解)
 
第四节 汤显祖
1、浪漫主义戏剧创作规律的核心之语:“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理解)
2、揭示杜丽娘爱情的特性及社会意义:“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应用)
 
第五节 王骥德
1、王骥德所著《曲律》,是明代著名的戏曲理论著作。(识记)
2、以建筑师建宅院必先规划设计为喻,论析戏剧结构的整体性及重要作用:“作曲,有造宫室者然。工师之作室也,必先定规式……作曲者,亦必先分段数,以何意起,何意接,何意作中段敷衍,何意作后段收煞,整整在目,而后可施结撰。”(应用)
 
第六节 袁宏道
1、“以变论诗文”,“性灵”说(识记)
2、文学发展观:“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夫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理解)
3、性灵说重点文句:“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大抵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应用)
 
第七节 钟惺
1、竟陵诗派(识记)
2、竟陵派诗论核心所在:“求古人真诗”,“真诗者,精神所为也。”(理解)
 
第八节 冯梦龙
1、揭示《山歌》发自真情的本质特点:“且今虽末世,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苟其(山歌)不屑假,而吾藉以存真,不亦可乎?”(理解)
2、阐发《山歌》批判名教虚伪的社会功用:“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理解)
 
第七章   清代文学理论
概述
1、黄宗羲论诗情激发,突出民族感情:“阳气在下,重阴锢之,则击而为雷电。”(识记)
2、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识记)
3、清代中后期著名诗论派别:王士祯神韵说、沈德谮格调说、翁方纲肌理说、袁枚性灵说、赵翼新变说。(识记)
第一节 金圣叹
1、评点,是中国古代小说、戏曲评论的特有形式。“评”指撰写批语,有回评、眉评、夹评等名称,针对一回、一个情节段落、或二、三个字眼作出评价。“点”是指在人物、情节描写、记叙的关键或精采之处加点画圈,做出标记,提示读者注意。(识记)
2、誉称《水浒传》为“第五才子书”(识记)
3、揭示《水浒》刻画人物性格之巨大艺术成就:“《水浒传》写一百八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理解)
4、论析《史记》与《水浒》写作方法的根本区别:“《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中因文生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理解)
5、分析归纳《水浒》作者刻画人物性格的四种基本描写手法。(应用)
 
第二节            袁于令
1、“幻”(识记)
2、揭示幻想虚构是神话小说的基本特性和重要创作规律:“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理解)
 
第三节  李渔
1、李渔的《闲情偶记》是清代重要戏曲论著。(识记)
2、“审虚实”(识记)
3、论析“虚”与“实”之核心文句:“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理解)
4、论析通过设身处地的虚拟揣摸,把握剧中人物思想性格,设计人物语言:“言者,心之声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必先代此一人立心。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无论立心端正者,我当设身处地,代生端正之想,即遇立心邪辟者,我亦当舍经从权,暂为邪辟之思。务使心曲隐微,随口吐出,说一人,肖一人。”(应用)
 
第四节 王夫之
1、王夫之的《姜斋诗话》为清代著名诗论著作。(识记)
2、注重诗人亲身经历、实际感受:“身历目见,是铁门限。”(理解)
3、论述诗歌创作中“情景交融”之基本规律:“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应用)
 
第五节  叶燮
1、叶燮《原诗》为清代重要诗论著作。(识记)
2、要求诗人深切把握客观事物的三个要素:“理”、“事”、“情”。(理解)
3、强求诗人主体的四方面素养:“才”、“胆”、“识”、“力”。(理解)
4、对“理”、“事”、“情”的具体阐述:“譬之一木一草,其能发生者,理也;其既发生,则事也;既发生之后,夭矫滋植,情状万千,咸有自得之趣,则情也。”(应用)
 
第六节 王士祯
1、王士祯《带经堂诗话》为清代重要诗论著作。(识记)
2、“兴会神到”。(识记)
3、神韵说核心文句:“表圣(司空图)论诗,有二十四品,予最喜‘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八字。”(理解)
 
第七节  袁枚
1、袁枚《随园诗话》为清代著名诗论著作。(识记)
2、性灵说重要文句:“凡诗之佳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理解)
3、强调诗歌创作应传达生命活力:“谚云:死蛟龙不若活老鼠,可悟作诗文之旨。”(理解)
 
第八节  赵翼
1、创新论核心文句:“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理解)
2、文学发展论重要文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理解)
 
第九节  周济
1、周济为清代著名词人和和词论家。(识记)
2、出入说之核心文句:“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理解)
 
第九章       近代文学理论
第一节 龚自珍
1、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与诗人人格个性相一致:“诗与人为一。”(识记)
2、“唐大家若李、杜、韩及昌谷……皆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理解)
 
第二节 梁启超
1、揭示小说影响读者心灵的四种“力”:“熏”、“浸”、“刺”、“提”。(识记)
2、此四种“力”的文学理论含义。(理解)
 
第三节            王国维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为近代著名词学论著。(识记)
2、“境界说”。(识记)
3、境界说重要文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理解)
4、境界说重要文句:“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应用)
 
选用教材意见
本课程自学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教程》,王思焜编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参考教材:《古代文论名篇选读》,韩湖初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年5月版;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以上就是关于“29784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全部内容,想获取更多江苏自考的相关资讯,如江苏自考常见问题、院校动态,政策公告,考试题库,复习备考、专业目录。敬请关注下方“江苏自考微信公众号”或加入“江苏自考考生交流群”和千万自考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欢迎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自考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加入“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扫码进群,领取《 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哦!)
8888人已通过
开始测试

江苏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报考提醒

报名入口 查询系统

自考交流群

咨询老师

扫一扫,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免费送《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扫一扫,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
进群领取《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报考服务

025-83235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