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江苏自考网(www.jiangsuzikao.com)!

咨询电话:025-83235887 / RSS地图 / 网站地图
自考专题:
来源:江苏自考网 时间:2020-12-09 14:16:36
27313 流通经济学  
南京财经大学编 (高纲号 0605)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流通经济学》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段)的专业必修课,是为培养应考者掌握、理解和应用流通经济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任务是使应考者比较全面地理解商品流通性质、流通机制、流通方式的发展趋势,了解我国流通经济政策的发展方针政策以及流通企业的战略选择模式,培养和提高应考者对流通经济规律的认识与应用能力,并为学习物流管理专业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七篇十六章。在对商品流通基本概念和商品流通体制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商品流通方式、商品流通组织、商品流通管理组织、商品流通渠道、商品流通战略、商品流通现代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现实情况、发展思路。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流通经济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流通经济学各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为学习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作好知识准备;

    2、从宏观经济、流通行业、流通企业三个层面理解流通经济运行规律;

    3、了解国内外流通经济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流通经济学是物流管理学科的基础专业课,课程内容覆盖面广,专业基础知识多,本课程是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入门专业课程,无需前修课程,后续课程为物流管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商品流通地位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为四节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商品流通的基本概念、社会地位、发展历程。

    第一节 商品流通的产生和发展

    1、商品交换产生的社会条件

    商品交换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社会分工与私有制。

    2、商品流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

    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发展到复杂的商品交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物物交换阶段、简单商品流通阶段、发达商品流通阶段。

    3、商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4、商品流通的外延

    第二节 商品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1、中国传统社会的商业政策

    虽然中国各王朝商业政策各不相同,但主调是“崇本抑末”、“平均主义”。

    2、前苏联的流通理论和实践

    3、流通与社会再生产

    第三节 流通劳动性质

    1、马克思对商业劳动性质的认识

    2、关于劳动性质的争论

    3、关于流通劳动性质的几点认识

    第四节 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品流通的影响

    1、电子商务定义:电子商务初步定义为: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人,系统化运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贸活动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全过程。

    2、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品流通模式的影响

    3、信息时代传统商品流通模式的地位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应考者了解和掌握商品流通的发展历程、地位、性质以及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品流通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中国古代“崇本抑末”的轻商思想、“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以及“平均主义”思想;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三个环节的关系;关于劳动性质的争论;从实事求是、历史性、发展的原则出发,认识流通劳动性质;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品流通模式的影响;信息时代传统商品流通模式的地位;适合电子商务的商品及其营销方式。

    2、掌握:商品流通的外延(包括流通主体外延、流通客体外延、流通市场外延);广义的大商品的内涵;空想社会主义对商品流通的认识;三次技术革命中商品流通的特色;马克思对商业劳动性质的认识;重农主义与重商主义对社会财富的理解。

    3、重点掌握:商品交换产生的社会条件;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商品流通解决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的一系列矛盾;市场的两层含义;电子商务定义及基本框架。

    第二章  商品流通机制概述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为三节介绍了商品流通的商品流通机制含义、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市场动力机制。

    第一节  商品流通机制含义

    1、商品流通体制与商品流通机制

    流通体制是指社会经济关系在流通领域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者说是社会经济制度在流通经济关系方面的具体化。

    2、市场流通体制与计划流通体制

    第二节  市场自我调节机制

    市场自我调节机制是市场各有机组成部分在既定的外部条件下,自动保持对环境的灵敏反应以及保持市场运转的协调和平衡体系。这一机制的内涵包括:(1)市场范畴的各种要素,如价格、利率、竞争、工资等机制的应变作用;(2)各要素在市场运行过程中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关系的构成、作用程度和联系。

    第三节  市场动力机制

    1、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原动力

    2、经济利益关系是经济规律作用的基石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应考者了解和掌握商品流通中的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原理,尤其应当了解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和动力机制。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商品流通体制与商品流通机制的区别;价格机制、利率机制。、竞争机制、工资机制;经济利益关系是经济规律作用的基石。

    2、掌握: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定义与内涵;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原动力。

    3、重点掌握:商品流通体制与商品流通机制的含义;市场流通体制与计划流通体制的比较。
 
    第三章  商品供求机制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为三节介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一般关系、我国供求关系格局、供求机制的一般作用原理。

    第一节 商品供给与需求的一般关系

    1、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含义

    2、商品供求关系

    第二节 我国供求关系格局

    1、我国商品需求现状

    2、我国商品供给现状

    3、我国商品供求关系现状

    第三节 供求机制的一般作用原理

    1、商品供给与需求的调节机制

    2、供求机制的调节作用

    3、三种市场态势下的供求机制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应考者了解和掌握商品供求关系与作用机理,并且了解我国现阶段商品供求现状及分析思路。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商品供给与需求的一般关系;我国商品需求与供给的特征和现状;我国商品供给过剩的特征和脆弱性;根据理论与统计资料判断人民币实际购买能力;供给机制的调节作用。

    2、掌握:购买力平价法;恩格尔定理;供需差率;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的含义。

    3、重点掌握:商品需求要素的组成;商品供求的调节机制;三种市场态势的定义与区别。
 
    第四章 竞争机制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为三节介绍了市场经济与竞争、竞争的形式及其运行状态、竞争机制运行状态。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竞争

    1、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

    2、竞争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手段性、排他性等特征。

    第二节  竞争的形式及其运行状态

    1、产品竞争

    2、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第三节 竞争机制运行状态分析

    1、决定竞争机制运行状态的因素分析

    市场竞争在运行中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其中主要有:市场力量、产品性质、市场壁垒和市场信息量。

    2、竞争格局分析

    市场竞争的基本格局有以下几种:完全竞争市场、多头竞争市场、垄断性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应考者了解和掌握市场竞争的形式与形成机制以及竞争机制的运行状态。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名牌产品价值的构成;决定竞争机制运行状态的因素分析。

    2、掌握: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的区别;价值观的定义;市场力量的定义及决定市场力量大小的因素;市场壁垒定义及其常见类型。

    3、重点掌握:竞争的特征;市场竞争的四种基本格局定义与区别。

    第五章  商品交易方式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为三节介绍了商品交易方式、商品交易方式举要、商品交易方式选择。

    第一节 商品交易方式概述

    1、商品交易方式的内涵:商品交易方式是指商品买卖中双方所采取的各种具体做法,是买卖双方相互联系的手段和方式。

    2、商品交易方式的演变

    3、商品交易方式的经济作用

    4、商品交易方式的分类

    第二节  商品交易方式举要

    1、现货交易、远期合同交易和期货交易

    2、易货交易、互购交易、补偿交易和加工交易

    3、现金交易、商业信用交易、票据交易

    4、自主交易与信托交易

    5、其他交易方式

    第三节  商品交易方式选择

    1、商品交易方式选择的必要性

    2、制约商品交易方式选择的因素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应考者了解和掌握商品交易方式的各种类型的内涵、特征及商品交易方式选择时的制约因素。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商品交易方式的演变过程;交易与交换的区别;制约商品交易方式选择的因素。

    2、掌握:商品交易方式的定义与内涵;交换的基本条件;商品交易方式的经济作用;商品交易方式的分类;现代租赁的特征;商品交易方式选择的必要性。

    3、重点掌握:现货交易、远期合同交易和期货交易的分类、定义、特征及区别;易货交易、互购交易、补偿交易和加工交易的分类、定义、特征及区别;现金交易、商业信用交易、票据交易的分类、定义、特征及区别;自主交易与信托交易的分类、定义、特征及区别;其他交易方式的分类、定义、特征及区别。
 
    第六章  商品流通经营方式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为十节介绍了批发业、零售业、百货商场、连锁经营、商品交易市场、超级市场、便利店、无店铺销售方式、商业街和购物中心、特许经营十种商品流通经营形式。

    第一节  批发业

    1、批发交易的特征

    2、我国批发业演变及制约批发业发展的因素

    3、批发业变革的国际借鉴

    第二节  零售业

    零售业是指把商品和劳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零售业是商品流通的最终环节。

    1、零售业的特征与功能

    2、零售业的发展理论假说

    3、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4、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  百货商场

    1、百货商场的含义

    2、中国百货商场的发展

    3、大中型百货商场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四节  连锁经营

    1、连锁经营的内涵与特征

    2、连锁经营是流通渠道的重要改革方式

    3、中国连锁经营现状

    4、中国连锁经营与发达国家比较

    5、中国连锁经营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五节  商品交易市场

    商品交易市场是由多个经营主体集中、公开销售具有替代或互补关系的大批商品的交易方式。

    1、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必然性

    2、商品交易市场效应

    3、商品交易市场发展中的新趋势及其分析

    第六节  超级市场

    1、超级市场的特征与分类

    2、仓储式超市

    3、超级市场发展趋势

    第七节  便利店

    1、便利店的发展过程

    2、便利店的基本特征

    3、现代便利店的竞争优势

    第八节  无店铺销售方式

    1、无店铺销售的含义与特征

    无店铺销售是店铺销售的一个对应概念,它是指销售者通过媒体,和消费者进行双向性信息沟通,在店铺外达成交易的一种销售方式。

    2、无店铺销售发展的背景

    3、无店铺销售的类型

    第九节  商业街和购物中心

    1、商业街的特征和要素

    2、商业街的“豪布斯卡”原则

    3、商业街的实际要素原则

    4、购物中心

    第十节  特许经营

    1、特许经营含义

    2、特许经营优势

    3、当代特许经营发展的特点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应考者了解和掌握各种商品流通经营方式的定义、特征、功能、发展趋势、优缺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国际批发业发展特征给我们的启示;用各类零售业发展理论解释现实零售业业态变化的现象;大中型百货商场发展的战略模型;百货商场陷入困境的原因及出路;百货商场的战略选择;中国连锁经营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连锁经营现状;中国连锁经营发展的主要趋势;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必要性;商品交易市场发展中的新趋势及其分析;便利店的发展过程。

    2、掌握:我国批发业演变及发展制约因素;百货商场的定义、特征、分类;百货商场自有品牌的现实意义;超级市场发展趋势;便利店的发展原因与竞争优势。

    3、重点掌握:经营方式的定义;批发业的定义、特征、功能以及发展中的制约因素;零售业的定义、特征、功能;零售业发展的各种理论假说;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特点;百货商场的竞争优势;连锁经营是流通渠道的重要改革形势;便利店基本特征;无店铺销售的定义、特征、背景;商业街和购物中心定义与特征;连锁经营的内涵与特征;商品交易市场的定义、特征、优势;商品交易市场的效应;超级市场的定义、特征、背景条件及革命性、局限性;仓储式超市定义及战略、理念;无店铺销售的类型;商业街发展的要素;商业街的“豪布斯卡”原则;商业街的实际要素原则;特许经营定义与优势;特许经营发展的特点;特许经营形式与种类。
 
    第七章  商品流通经营组织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为三节介绍了商品流通经营组织地位和作用、流通企业的构成要素流通企业制度改革。

    第一节  商品流通经营组织地位和作用

    1、商品流通经营组织的定义:商品流通经营组织是指经济上自负盈亏,经营上独立自主,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经营活动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2、商品流通经营组织的作用

    第二节  流通企业的构成要素

    1、流通企业构成要素组合:现代管理家认为企业系统的要素包括“6M+1T+1I”,即人力、金钱、物料、机器设备、营销方法、管理、时间、信息。

    2、基础要素

    3、组织要素

    4、能力要素

    第三节  流通企业制度改革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企业制度

    2、流通企业改革

    3、现代企业制度

    4、现代企业制度对流通现代化的意义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应考者了解和掌握商品流通经营组织的构成要素、核心能力及流通企业改革的演变。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商品流通经营组织的作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比较;培育核心能力的意义;现代企业制度对流通现代化的意义。

    2、掌握:商品流通经营组织的定义;流通企业构成要素及特征;常规营销与高级营销;大市场营销;顾客让渡价值与顾客管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企业制度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竞争优势理论。

    3、重点掌握:核心能力的定义及培育途径。

    第八章  商业流通管理组织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为三节介绍了流通管理模式、流通企业管理体制的新框架和原则、流通企业管理职能界定。

    第一节  流通管理模式

    1、原商业系统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2、统一管理全社会商业的探索

    第二节  流通企业管理体制的新框架和原则

    1、宏观调控间接化

    2、行为管理法律化

    3、行业管理社会化

    4、产权管理系统化

    5、社会事务管理社区化

    第三节  流通企业管理职能界定

    1、行政管理系统

    2、法规管理系统

    3、经济管理系统

    4、行业自律管理系统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应考者了解和掌握我国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内容以及新旧两种流通管理体制的区别。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新旧流通管理模式的区别;区别“主体管理模式”和“行为管理模式”;社会流通管理系统的构成。

    2、掌握:商品流通活动无序性的表现;商品流通管理体制的三种观点及选择;流通行政管理系统的基本职能;流通法规管理系统的基本职能。

    3、重点掌握:流通企业管理体制的定义和框架。
 
    第九章  商品流通行业协会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为三节介绍了行业协会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流通行业协会现状、国内外行业协会比较、行业协会的培育。

    第一节  行业协会的地位和作用

    1、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改革

    2、流通企业需要中介组织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3、有利于和国际接轨

    第二节  我国流通行业协会现状

    1、协会工作内容

    2、存在问题

    第三节  国内外行业协会比较

    1、日本的行业协会

    2、前联邦德国的行业组织

    3、美国行业协会

    4、中国香港地区的行业组织

    第四节  行业协会的培育

    1、规范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

    2、明确和落实行业协会职能

    3、界定行业协会与政府管理的关系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应考者了解和掌握商品流通行业协会的作用、现状、国内外情况比较以及培育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行业协会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流通行业协会存在问题;日本、前联邦德国、美国、中国香港地区的行业协会的特点;行业协会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区别。

    2、掌握:商品流通行业协会含义;我国流通行业协会工作内容;前联邦德国行业组织的工作内容;规范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行业协会联合会的任务;落实行业协会职能应明确的原则。
 
    第十章  商品流通渠道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为三节介绍了商品流通渠道的合理性 、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的发展和变化、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的现状和问题。

    第一节  商品流通渠道的合理性

    商品流通渠道是商品由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所经过的交易环节和运行途径。

    1、商品流通渠道合理性作用

    2、商品流通渠道合理性标准

    商品流通渠道合理性标准表现为:畅通、经济、高效、适应。

    3、影响商品流通渠道合理性因素

    第二节  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的发展和变化

    1、完全计划控制的流通渠道

    2、有限计划控制的流通渠道

    3、以市场导向为主的流通渠道

    第三节  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的现状和问题

    1、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现状

    2、我国流通渠道存在的问题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应考者了解和掌握流通渠道的演变、现状及优化流通渠道的基本思路 。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商品流通渠道合理性标准;完全计划控制的流通渠道、有限计划控制的流通渠道、以市场导向为主的流通渠道各自的特点;中国商品进入市场的主要途径。

    2、掌握:商品流通渠道、商流渠道、物流渠道;商品流通渠道合理性作用。

    3、重点掌握:影响商品流通渠道合理性因素;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的三个发展阶段;我国流通渠道存在的问题。

    第十一章  商品流通增长方式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为四节介绍了经济增长方式、商品流通增长方式的理论研究、我国商品流通增长方式的现状、 转变我国商品流通增长方式的途径。

    第一节  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类型及其特征

    1、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2、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及其特征

    3、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

    第二节  商品流通增长方式的理论研究

    1、商品流通增长方式的特征

    2、商品流通增长方式的内涵

    3、商品流通实现集约增长的切入点

    第三节  我国商品流通增长方式的现状

    1、我国商品流通增长方式的现状

    2、我国商品流通粗放型增长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转变我国商品流通增长方式的途径

    1、转变我国商品流通增长方式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2、转变商品流通增长方式的途径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应考者了解和掌握商品流通增长方式内涵、特征以及转型的紧迫性与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商品流通增长方式的内涵;商品流通实现集约增长的切入点;转变商品流通增长方式的途径。

    2、掌握:经济增长定义;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商品流通增长方式的特征;我国商品流通粗放型增长表现的特点;我国商品流通粗放型增长的原因分析;转变我国商品流通增长方式的必然性。

    3、重点掌握:粗放型增长与集约型增长的区别。

    第十二章  商品流通文化战略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为三节介绍了商品流通中的文化内涵、商品文化建设的迫切性、流通文化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  商品流通中的文化内涵

    1、文化的含义

    2、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商品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1、流通文化与经济全球化

    2、流通文化与传统文化

    3、流通文化与流通发展

    第三节  流通文化的基本框架

    1、流通文化的概念

    2、流通文化框架结构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应考者了解和掌握流通文化的基本框架及建设的迫切性。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多种文化的定义;全球化、国际化、一体化、区域化的区别与联系;流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2、掌握:文化的含义与特征;全球化、国际化、一体化、区域化的含义;我国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与文化应对模式;流通文化含义;流通文化构成。

    3、重点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流通文化各构成部分的区别与联系。

    第十三章  商品流通规模战略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为三节介绍了商品流通规模含义、影响商品流通规模的因素分析、衡量商品流通规模的指标体系。
                                                           
    第一节  商品流通规模含义

    规模报酬、规模经济、规模效益及规模战略

    1、商品流通规模含义和标志

    2、商品流通规模与结构

    3、商品流通规模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商品流通规模的因素分析

    1、商品流通宏观规模的决定因素

    2、商品流通中观规模的决定因素

    3、商品流通微观规模的决定因素或约束条件

    第三节  衡量商品流通规模的指标体系

    1、衡量商品流通宏观规模的指标

    2、衡量商品流通中观规模的指标

    3、衡量商品流通微观规模的指标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应考者了解和掌握商品流通规模的含义、特征、分类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商品流通规模的分类;商品流通规模空间上的三个层次;衡量商品流通宏观规模的指标。

    2、掌握:规模报酬、规模经济、规模效益及规模战略的含义;商品流通规模含义和标志;商品流通规模与结构的关系;商品流通宏观规模的决定因素;商品流通中观规模的决定因素;商品流通微观规模的决定因素或约束条件;衡量商品流通中观规模的指标。

    3、重点掌握::衡量商品流通微观规模的指标。
 
    第十四章  商品流通结构战略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为四节介绍了商品流通结构战略的经济含义、商品流通所有制结构、商品流通空间结构、商品流通结构战略。

    第一节  商品流通结构战略的经济含义

    1、商品流通结构的内涵

    2、商品流通结构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  商品流通所有制结构

    1、商品流通所有制结构含义

    2、商品流通所有制结构现状

    第三节  商品流通空间结构

    1、含义

    2、商品流通空间结构特征

    3、商品流通空间结构优化

    第四节  商品流通结构战略

    1、商品流通结构的协调化

    2、商品流通结构的优化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应考者了解和掌握商品流通结构的定义、分类及战略选择。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商品流通结构的决定因素;商品流通所有制结构现状;商品流通空间结构的纵横两个方面的含义;产业结构优化内容。

    2、掌握:商品流通结构的内涵;商品流通所有制结构含义与具体表现;商品流通空间结构含义;商品流通空间结构特征;产业结构优化含义;商品流通结构的优化内容。

    3、重点掌握:商品流通空间结构优化;商品流通结构的协调化的内容与意义。
 
    第十五章  商品流通物流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为三节介绍了物流及过程、商品配送和配送中心、配送共同化。

    第一节  物流及过程

    1、物流的含义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要者的空间位移,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所组成。

    2、物流的功能

    在物流的全过程中体现出三项主体功能:储存、运输和配送。同时,物流具有包装、装饰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四项辅助功能。

    第二节  商品配送和配送中心

    1、配送的概念

    配送是指配送据点根据用户的要求,将物品经过必要的集结、加工、分理、组配之后,按指定时日向相对稳定的收货人交货的输送运动。

    配送在物流活动中的作用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可以降低社会的总库存;(2)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3)可以降低物流成本;(4)可以促进流通的社会化。

    2、配送的模式

    3、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以配送活动为其主要业务的商品集结地。

    4、国外配送中心的发展状况及评价

    5、发展中国配送中心的战略选择

    第三节  配送共同化

    1、配送共同化含义

    2、共同配送的模式

    3、配送共同化的优势

    4、配送共同化条件

    5、改善共同配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应考者了解和掌握商品流通物流的功能、模式与发展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发展中国配送中心的战略选择;配送共同化的模式;国外配送中心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广义与狭义的物流。

    2、掌握:物流含义、特点、功能;配送的定义、特点、作用、模式;配送中心定义、功能与发展背景;配送共同化条件;改善共同配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3、重点掌握:配送共同化含义与发展阶段;配送共同化的优势。
 
    第十六章  商品流通信息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为四节介绍了商品流通信息和现代化、商品流通信息内容、商品流通信息的运行、商品流通信息系统。

    第一节  商品流通信息和现代化

    1、商品流通信息的含义

    2、商品流通信息流

    3、商品流通信息的功能

    4、商品流通信息流现代化

    第二节   商品流通信息内容

    1、商品供应信息

    2、商品需求信息

    3、商品价格信息

    4、市场竞争信息

    5、经营环境信息

    第三节  商品流通信息的运行

    1、商品流通信息的收集

    2、商品流通信息的加工

    3、商品流通信息的储存

    4、商品流通信息的传递

    5、商品流通信息的应用

    第四节  商品流通信息系统

    1、商品流通信息系统的系统

    2、商品流通信息网络系统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应考者了解和掌握商品流通信息特征、功能、应用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商品流通中的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商品流通信息流分类;各类商品流通信息的构成;商品流通信息收集原则、程序;商品流通信息加工原则、程序;商品流通信息储存原则、技术;商品流通信息传递步骤;商品流通信息应用的要求;商品流通信息网络系统的类型。

    2、掌握:信息的含义与构成要素;商品流通信息定义、特征、功能、构成要素;商品流通经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商品供应信息定义及构成;商品需求信息定义及构成;市场竞争信息定义及构成;商品价格信息定义及构成;商品流通信息运行过程;商品流通信息传递方式;商品流通信息网络系统意义、结构。

    3、重点掌握:信息系统与商品流通信息系统的定义;商品流通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有关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林归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重点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流通经济学教程》,吴宪和、陈顺霞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的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帮助应考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一面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类型(见附录样题)。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 选择题

    如:金银是唯一财富,多出口少进口,使国家致富,这种观点属于 (    )                              
A.重农主义  B.重商主义  C.古典经济学   D.萨伊学派
 
    二、 多项选择题

    如: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存在以下矛盾:(    )
A.空间分离矛盾   B.时间分离矛盾    C.信息分离矛盾
D.数量分离矛盾   E.品种分离矛盾
 
    三、 填空题

    如: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当代营销仅仅依靠“4P”是不够的,还必须加上          和公共关系,即我们常说的大市场营销。
 
    四、 名词解释

    如:特许经营
 
    五、 简答题

    如:日本便利店迅速发展的理由是什么?
 
    六、 论述题

    如:如何理解核心能力的内涵。
 
    七、案例分析题(略)
 
以上就是关于“27313 流通经济学(高纲 0605)”的全部内容,想获取更多江苏自考的相关资讯,如江苏自考常见问题、院校动态,政策公告,考试题库,复习备考、专业目录。敬请关注下方“江苏自考微信公众号”或加入“江苏自考考生交流群”和千万自考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欢迎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自考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加入“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扫码进群,领取《 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哦!)
8888人已通过
开始测试

江苏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报考提醒

报名入口 查询系统

自考交流群

咨询老师

扫一扫,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免费送《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扫一扫,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
进群领取《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报考服务

025-83235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