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江苏自考网(www.jiangsuzikao.com)!

咨询电话:025-83235887 / RSS地图 / 网站地图
自考专题:

海归回国进入国企:有所为有所不为

发布时间:2018-05-23编辑整理:江苏自考网浏览次数:(

来源:江苏自考网 时间:2018-05-23 06:04:50

  海归回国就业,除了进入科研机构以外,还有3个很有代表性的方向:进入国企、自主创业和从政。从今天起,《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学子”版将从这3个方面分别选取一个代表人物,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为海外留学人员将来的选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陈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学士、货币银行学硕士,美国天普大学风险管理和保险学工商管理硕士。曾任上海财经大学讲师,美国普天寿(Prudential)保险公司顾问,美国国际集团(AIG)高级核保师、业务部经理、全球营运主管、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Metropolitan Life)主管分析师、经理。现为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管理委员会委员,经营委员会委员,副总经理。

 当被问到当初回国为什么选择进入国企工作时,陈良列举了如下理由。

 首先,国企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就像航空母舰一样,是一个很大的平台。但是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里面,中国的企业都是资源垄断性企业,真正像IBM、英特尔、AIG那样的企业不多。中国的国企真正到市场上去竞争的话,很困难。国企是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很需要海归人士的加盟助力。

 第二,国企的优势。首先,其业务裂变得非常快。比如说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目前的险种只有财险和寿险,接下来要新增养老金保险、健康险,还有一些与保险业有关的经纪人企业。这种业务上的不断裂变就产生很多空间,这些空间就给想做事的人提供了机会。其次,资源,即客户群,国企有很多资源可以用。

 第三,大型国企与跨国公司有很大的相似性。大型国企有总部,有分公司,集中与分散并行,多样性和差异化共存。在考虑问题时完全可以用跨国公司的眼光来看待大型国企的问题,用跨国公司的方法来管理大型国企,即因地制宜,进行差异化管理。这种相似性对于海归来说有利于缩短熟悉业务的时间。

 陈良认为,海归在国内,不管是在国企,还是其他地方,首先要解决的是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习沟通的技巧。

 他举例说,如果希望领导接纳自己的想法,那么与其在会议上提出来,不如私下与领导个别交谈更有效。一些在海外商务活动中常用的句式,诸如:“你必须”、“你应该”的说法不要用,说话要考虑环境,要委婉。陈良建议做比说更重要,要多做与专业、技术有关的事情,多一些换位思考。如果不能换位思考,很多时候就不能忍受,就不能认可大家,大家也自然不会认可你。

 这里就涉及到团队合作的问题。海归要跟本土团队多交流,多给别人一些机会,创造良好的环境,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该妥协就妥协。“海归一定要给自己作好定位,从‘外来人’变成‘自己人’,你是作为团队中的一员,就算想改变企业或者环境,也要有耐心,不要指望一天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陈良也指出了国企的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国企谈长远战略多,而对落实到位抓得少,各部门之间不大有联系,而很多情况下团体作战、集体合作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目前国内很多国企都没有这方面的习惯和方法,而受过规范的企业运作方式训练的海归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国企的运转效率。这也是海归进入国企的一个优势。

 最后,陈良提出应历史地看待国企的现状:“年轻海归没有国内工作经历的话,他会看到一些负面的东西,但是你要看这些负面的东西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像基因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就算是像基因一样从来就有,现在不是也有基因的治疗方法吗?因此国企也有基因的治疗方法,我们通过引进一些战略合作伙伴,就可以把这些问题加以改造。总之,国企改革,给归国人员带来更多的是发展空间。”

以上就是关于“海归回国进入国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全部内容,想获取更多江苏自考的相关资讯,如江苏自考常见问题、院校动态,政策公告,考试题库,复习备考、专业目录。敬请关注下方“江苏自考微信公众号”或加入“江苏自考考生交流群”和千万自考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欢迎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自考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加入“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扫码进群,领取《 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哦!)
8888人已通过
开始测试

江苏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报考提醒

报名入口 查询系统

自考交流群

咨询老师

扫一扫,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免费送《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扫一扫,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
进群领取《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报考服务

025-83235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