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江苏自考网(www.jiangsuzikao.com)!

咨询电话:025-83235887 / RSS地图 / 网站地图
自考专题:
来源:江苏自考网 时间:2018-05-23 06:04:54

  “到时看机遇吧。”说起毕业后的去向,北京市某高校2007届毕业生郑佳喻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确定自己不考研,而公务员、企业、教师等职位他都想去尝试。像郑佳喻这样对于未来职业认识模糊的学生并不在少数。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不少毕业生就业前迷茫、就业后频繁跳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如果能够尽早根据人生目标和市场需求找准自己的岗位定向,在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和能力的培养,那么毕业生的就业将更具有针对性。

  大学生职业规划严重缺位

  日前,上海就业促进中心公布的一份针对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回答“你觉得自己最大的就业困惑和担心在哪儿”时,41%的应届毕业生认为“缺乏明确的求职目标和规划”。不少用人单位向记者反映,现在许多毕业生缺乏对用人单位的了解,不清楚岗位的需求和自身优势,盲目地投简历成功率自然比较低。

  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陌生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这种情况无论是对大学生的成才就业还是对大学生活质量都有不良的影响。

  调查显示,近70%的大学生希望能够得到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但目前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们的这种需求。多数高校仍是由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是针对毕业生的求职技巧进行一些培训,或者邀请一些成功校友作交流讲座。

  贵阳大学副教授、高级职业指导师陈德明认为,目前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师资严重匮乏,了解职业规划的教师不多;缺少合适的教材,没有符合本校实际的自编教材;讲座零散,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等。

  有职业规划的学生竞争力更强

  考研成功,又在大四下学期开学的两个星期内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努力还是运气?中央民族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唐捷微笑着告诉记者:“因为我上过职业生涯规划课,我知道适合我的是什么。”

  不仅是唐捷,上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学生普遍表示,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的不断引导和课堂互动的经历让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勾勒越来越清晰,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他们学会了如何作决策,知道了如何制订计划,如何分层次地向着目标努力,强化了规划的意识。

  全球职业规划师、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主讲教师周其洪告诉记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来说越早越好,早一些认识自己,明确方向,就能打有准备的就业之战。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就业渠道,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缓解就业的心理压力。”

  职业规划教育要分阶段实施

  在美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甚至有专门的法案来保障实施。英国、日本等国也将职业规划列入必修课,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但是在国内,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是零星进行。专家们呼吁要尽快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周其洪表示,相关主管部门要集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多方优势力量进行专门研究,开发标准性的课程和教材,对现有的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师资进行培训,争取实现企业和高校的联动,进行订单式培养,同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入新生入学教育。

  高校应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呢?中国人民大学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吴春波指出,要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不同的指导,也就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需求分阶段进行。有关专家认为,对于大一新生,要通过教育让他们了解大学与中学的差异,明确上大学的目的,树立规范意识;大二学生则要开始进行职业探索,培养沟通、组织、团队合作等能力;大三学生面临选择,就该进行人际关系拓展训练及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培养;大四学生的焦点是就业,就业、法律环境、求职技巧、就业压力疏导等应该成为这个时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

以上就是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严重缺位”的全部内容,想获取更多江苏自考的相关资讯,如江苏自考常见问题、院校动态,政策公告,考试题库,复习备考、专业目录。敬请关注下方“江苏自考微信公众号”或加入“江苏自考考生交流群”和千万自考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欢迎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自考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加入“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扫码进群,领取《 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哦!)
8888人已通过
开始测试

江苏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报考提醒

报名入口 查询系统

自考交流群

咨询老师

扫一扫,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免费送《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扫一扫,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
进群领取《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报考服务

025-83235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