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江苏自考网(www.jiangsuzikao.com)!

咨询电话:025-83235887 / RSS地图 / 网站地图
自考专题:

2006年环境心理学笔记(北大版)第九章

发布时间:2018-05-23编辑整理:江苏自考网浏览次数:(

来源:江苏自考网 时间:2018-05-23 12:27:30
  第九章 领地与个人空间

  名词-领地:萨默认为,领地是可见的、相对固定的、并有明显的界限,且多以居住地为中心。

  。奥尔特曼认为,领地表明了个体或群体彼此排他的、独占的使用区域。

  ★★★简答-试举例说明领地性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1、领地对群体个体具有重要性,所以一些环境,如精神病院,监狱,老年公寓的设计都要考虑领地性因素

  2、巴顿在研究中发现,病人能够拥有一个可自由支配的空间,有利于其身体的康复。当空间有明确的界线,标明所属者时,犯罪率和故意破坏行为要比没有标记的地方低。

  3、在公共领地,没有明显标记的地方会更容易遭到破坏,如工厂、学校和空地都是被破坏最多的地方。

  4、拥有适当的个人领地对犯人也很重要。住宅设计的领地性标记,可以使被盗的可能性减小。

  5、总之,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以上提到的各个因素,使建筑能更适合人居住和活动,并满足人们的各种心理需要。

  ★★★人类领地性与动物领地性有何异同?★★★

  1、名词-动物领地性:是指动物个体或群体占领一定地区,以保卫它不被侵入的一种倾向或特性。动物占领的区域可以是永久的,也可以是灵活变动的。

  动物领地性的功能:

  ⑴繁殖功能:雄性动物会以占据领地作为一种争夺配偶的方式,与种内其他个体展开争斗。领地性与动物交配繁殖之间的关系,确保动物种群繁殖的高质量和延续性;

  ⑵保护功能:动物会多占据那些周围有食物源的地方作为自己的领地。领地性不仅有利于动物寻找食物,也有利于保护食物;

  ⑶减少冲突的功能:领地性有利于动物避免因这种斗争而导致的伤害。有一种现象叫做“优先居住效应”,指的是动物在自己占据的领地上有优先于其他个体的支配性。

  2、名词-人类领地性:应该指建立在对物理空间的拥有权知觉上,由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表现出的一套行为系统,它是个体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要求占有和控制特定空间范围的一套行为习性。

  人类领地是人独立使用和占有,并控制的一个区域。有人认为,领地是由个体,家庭,相互作用的群体所控制的区域。

  人类领地具有排他性,控制功能和有一定的范围限制。

  人类领地性的种类分为三种:主要领地、次级领地和公共领地。

  ⑴主要领地:是指被个体或群体完全拥有和控制,并受使用者和他人共同确认的领域,它是建立在长期使用的基础之上,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

  ⑵次级领地:不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使用者对它的控制力较弱,没有明确的归属。如酒吧、教室里的座位等。

  ⑶公共领地:是指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极为临时的领域,人一旦离开就对它失去了控制。不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使用者也不会因为他人的占用而采取强硬措施。如电话亭、公共汽车上的座位等。

  名词-人类领地的标记和防卫:

  人类领地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领地标记。人类通过使用的物品或自己的行为,使领地个人化或保护自己的领地,这称为给领地注上标记。主要领地的标记形式多为物理标记,次级领地和公共领地的标记形式,比较多的表现为一些精细的行为或简单直接的方式,如放置一些物品等。

  (领地标记使用个人化特征明显的物品更能表明该领域的归属者,而一些可能被误解为垃圾或公有的物品,则不能起到标记领地的作用。

  有防卫系统的住宅被盗的机会不会减少;有明显标记和防御系统的住宅更易成为被盗的首选对象。)

  简答-人类领地性的功能:

  ①保护、调整私密性。(动物没有私密性)

  人类领地行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私密性的保护和调理。个体能够拥有一个可以调节私密性和自由控制支配的地方,对维持身心健康和正常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个体发现自己没有能力维护自己的领地,可能产生压力和其他严重的心理问题。领地性强的人对未经允许入侵的人极为敏感,以致于他们对门铃的反应要更快。

  ②组织功能(动物没有)与动物不同,人类领地性的主要功能不在于维持生存,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组织的作用。这里的组织是多方面的,包括组织日常生活,使生活可预测、有条理和更稳定;提供稳定的社会组织,维持和发展社会组织;此外,领地还是地位的象征。对群体而言,人类的领

[1]    

以上就是关于“2006年环境心理学笔记(北大版)第九章”的全部内容,想获取更多江苏自考的相关资讯,如江苏自考常见问题、院校动态,政策公告,考试题库,复习备考、专业目录。敬请关注下方“江苏自考微信公众号”或加入“江苏自考考生交流群”和千万自考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欢迎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自考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加入“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扫码进群,领取《 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哦!)
8888人已通过
开始测试

江苏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报考提醒

报名入口 查询系统

自考交流群

咨询老师

扫一扫,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免费送《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扫一扫,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
进群领取《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报考服务

025-83235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