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论
课程代码:004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中,语文不单独设课,课程内容主要是(  ) 
A.神学 
B.哲学 
C.儒家经典 
D.伦理道德
2.语文作为学科进入学校课程始自(  ) 
A.《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 
B.《钦定学堂章程》 
C.《学校系统改革案》 
D.《小学校教则和课程表》
3.说和写属于自内而外的输出,通过说和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  ) 
A.理解能力 
B.表达能力 
C.迁移能力 
D.记忆能力
4.小学生阶段,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过渡到(  ) 
A.直观动作思维 
B.多元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抽象复杂思维
5.抗战时期编纂的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突出"儿童本位"、有浓厚"儿童文学"色彩的是(  ) 
A.复兴国语教科书 
B.开明国语课本 
C.国语新读本 
D.国语
6.以集中识字为主的教材多采用的形式是(  ) 
A.基本字带字 
B.以词句带字 
C.形声字归类 
D.会意字归类
7.创立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教师是(  ) 
A.霍懋征 
B.于漪 
C.斯霞 
D.李吉林
8.若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小学毕业班中等水平的学生每分钟大约能读(  ) 
A.300个字 
B.310个字 
C.320个字 
D.330个字
9.日本语言学家西尾实把语言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叫做语言文化,又称(  ) 
A."地盘"领域 
B."发展"领域 
C."完成"领域 
D."超越"领域
10.教师分别把课文的原句和改换的句子读给学生,要求学生听听有什么不同,然后通过比较、体会,加深对原词、原句的理解并体会到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这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的(  ) 
A.重述训练 
B.听辨训练 
C.评价训练
D.结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
11.作文教学的过程是(  ) 
A.语言文字→理解内容→思想感情 
B.理解内容→思想感情→语言文字 
C.思想感情→选择内容→语言文字 
D.理解内容→语言文字→思想感情
12.首次把培养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明确地定位为小学语文教学目的之一的是(  ) 
A.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B.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C.1992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大纲》 
D.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13.个体语言的发展过程与种系语言的发展过程一样,也是(  ) 
A.书面语言先于口头语言 
B.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时出现 
D.体态语言先于口头语言
14.评定成绩的依据是(  ) 
A.教学内容 
B.学生的实际情况 
C.教学大纲 
D.教材 
15.小学语文基本功主要包括四项:理解、表达、观察和(  ) 
A.记忆 
B.注意 
C.创造 
D.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我国古代影响深远、久用不衰的启蒙识字课本有( )
A.《急就篇》
B.《千字文》
C.《百家姓》
D.《春秋》
E.《三字经》
17.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应当包括(  ) 
A.语言文字训练方面的目标 
B.教学内容方面的目标 
C.思想教育方面的目标 
D.一般发展方面的目标 
E.教学方法方面的目标
18.识字的质量标准是(  ) 
A.会读 
B.会拼写 
C.会讲 
D.会写 
E.会用
19.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具有(  ) 
A.单一性 
B.综合性 
C.阶段性 
D.整体性 
E.实践性 
20.读准字音的能力包括(  ) 
A.能正确的读出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 
B.能熟练地拼读音节 
C.能凭借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D.脱离汉语拼音,能用普通话的语音读出字音 
E.能结合字形、字义辨析并读准近音字
21.学生识字能力形成的标志是(  ) 
A.不写错别字 
B.能用普通话读准字音 
C.能独立运用识字工具 
D.学习并掌握字的音形义 
E.能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生字
22.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说的要求包括(  ) 
A.训练学生说普通话 
B.训练学生用词恰当 
C.训练学生语句完整通顺 
D.训练学生说话没有语病 
E.训练学生说话音量和语速适中
23.阅读能力的结构包括(  ) 
A.认读书面语言的能力 
B.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C.初步的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 
D.记忆书面语言的能力 
E.一定的阅读速度 
24.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包括(  ) 
A.考核点的目标 
B.语言文字训练方面的目标 
C.思想教育方面的目标 
D.一般发展方面的目标 
E.发展学生个性的目标
25.作文能力主要包括(  ) 
A.语文能力 
B.思想感情 
C.生活体验 
D.知识积累 
E.文化素养 
26.遣词造句的能力主要包括(  ) 
A.用词要准确 
B.用词要合乎规范 
C.句子要口语化 
D.句子要通顺 
E.句子要符合语言习惯
27.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之间的关系是(  ) 
A.听是说的基础 
B.读是写的基础 
C.听说是读写的基础 
D.听说在前,读写在后 
E.四种能力相互独立
28.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估主要包括(  ) 
A.对小语教学大纲的理解 
B.对语文教学计划的实施 
C.课堂教学效果 
D.教师的知识素养 
E.师生关系
29.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主要包括(  ) 
A.语言基本功 
B.朗读基本功 
C.板书基本功 
D.教态 
E.教学策略
30.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  ) 
A.实际教学的能力 
B.钻研教材的能力 
C.缩写教材的能力 
D.教学的基本功 
E.研究能力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语文教材的语言形式包括语言发展方面和_______方面.
3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话、阅读教学是从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两方面着重进行______的训练.
33.语文基本功要在_____中掌握.
34.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_______方式进行的.
35.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_______的综合体现.
36.教师分析教材要努力做到把教材的实际和_______结合起来.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7.教学大纲 
38.消极词汇 
39.复述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41.简述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 
42.怎样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43.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评定要求是什么?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试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根据识字教学的重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45.试述作文教学的规律.
七、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46.请阅读下面课例,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分析该阅读课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高年级的阅读课,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时检查完学生的预习情况后,就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梳理课文线索,以及朝鲜人民和志愿军发生的几个故事上,反复理解这几件事,让学生叙述这几个故事,既没有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也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必要的概括和提升,更没有引导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和对一些优美的句式进行赏析.
  
| 欢迎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自考资讯,一手掌握!) | 欢迎加入“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扫码进群,领取《 | 
 
       江苏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