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04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法天贵真"这一美学观念的学派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席勒在1793年到1794年写的_______中首次提出了"审美教育"这一概念.(  ) 
A.《审美教育书简》 
B.《理想国》 
C.《美学》 
D.《审美心理描述》
3.在我国近代史上,首次提出"趣味教育"这一概念的是(  ) 
A.蔡元培 
B.鲁迅 
C.王国维 
D.梁启超 
4.梁启超认为小说对人具有四种支配力量,其中的_______可以将人的感性从异常麻木的病态中解放出来,重新获得激情.(  ) 
A.刺 
B.浸 
C.熏 
D.提
5.弗洛伊德所创造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个术语"_______",是指被压抑于无意中的本能冲动,转向社会所许可的活动中去求得变相的满足.(  ) 
A.格式塔 
B.原型 
C.升华 
D.转喻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趣味内涵的一项是(  ) 
A.不是纯感觉性的 
B.生理性快感 
C.带有普遍性内容 
D.包含价值判断 
7.无论是社会美、自然美,还是艺术美,它们总是具有_______的特点,为审美主体所见、所听、所触.(  ) 
A.生动丰富性 
B.深邃意味性 
C.具体可感性 
D.概念抽象性
8.形象可以分为单一形象和组合形象,其划分标准是(  ) 
A.形象的组合结构 
B.形象的领域 
C.客观事物的状态 
D.主体感知的角度
9.在种种线条中,竖直线意味着(  ) 
A.挺拔 
B.平实 
C.生硬 
D.灵活
10.下列颜色中,属于暖色调的是(  ) 
A.青色 
B.蓝色 
C.黄色 
D.绿色
11.不属于增强审美创造能力途径的是(  ) 
A.激发审美创造欲望 
B.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 
C.认识和掌握美的规律 
D.掌握熟练的审美创造技巧
12._______认为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是自然事物本身具有的属性使然,与人无关.(  ) 
A.主观派 
B.实践派 
C.客观派 
D.主客观统一派
13.生活质量的高低是与人积极、主动的创造(  ) 
A.成正比例的 
B.成反比例的 
C.不成规律的 
D.无关联的
14.著名美学家_______曾经说过:"劳动先于审美".(  ) 
A.格罗塞 
B.康德 
C.黑格尔 
D.普列汉诺夫
15.不属于学校美育实施形式的是(  ) 
A.课堂教学的美育 
B.课外活动的美育 
C.专业的艺术考级 
D.学校环境的美育
16._______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占有首要地位.(  ) 
A.美育 
B.智育 
C.德育 
D.体育
17._______是创造力的实质与核心.(  ) 
A.形象思维 
B.创造性想象 
C.记忆力 
D.创造性思维
18.近代思想家_______在谈到美术与科学的关系时,曾提出了"求美先求真"的思想.(  ) 
A.梁启超 
B.王国维 
C.蔡元培 
D.陈独秀
19.少儿作为"自然人"与成年人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少儿的(  ) 
A.智力水平不高 
B.好动性 
C.开放性特征 
D.未定化特征
20.审美态度是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态度,它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  ) 
A.专注性 
B.随意性 
C.非功利性 
D.功利性
21._______最突出地体现了审美直觉感受力的创造性.(  ) 
A.审美想象力 
B.审美知觉 
C.审美判断 
D.审美领悟
22.在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方面,对小学生的审美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  ) 
A.记忆能力 
B.理解能力 
C.表达能力 
D.观察能力
23.小学美育的实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低年级要着重于感知能力和_______的培养.(  ) 
A.审美理解能力 
B.审美创造能力 
C.情感体验能力 
D.审美辨别能力
24._______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导因素.(  ) 
A.学生 
B.教材 
C.教学大纲 
D.教师
25.下列选项不属于教师审美素养基本特征的是(  ) 
A.随机性 
B.广泛性 
C.发展性 
D.专业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在席勒看来,人要实现"人格的完整",必须经历( )
A.自然状态阶段
B.审美状态阶段
C.认知状态阶段
D.理性状态阶段
E.忘我状态阶段
27.美育不同于德育的地方表现为(  ) 
A.美育主要针对人的理性来进行 
B.美育具有超功利性 
C.美育主要针对人的感性来进行 
D.美育注重逻辑的训练 
E.美育注重对外在规则的遵守
28.我们所说的趣味通常指的就是审美趣味,其特征表现在(  ) 
A.感性品格 
B.精神属性 
C.物质属性 
D.理性品格 
E.含有生命活力
29.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途径包括(  ) 
A.必要的文化知识 
B.参加审美实践 
C.多接触美的对象 
D.锻炼逻辑思维 
E.提高美学修养
30.家庭环境美育包括(  ) 
A.家庭装饰美育 
B.日常生活美育 
C.日常氛围美育 
D.课外活动美育 
E.自我美育
31.美感是一种包括了_______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心理过程.(  ) 
A.审美感知 
B.审美想象 
C.审美情感 
D.审美理解 
E.审美灵感
32.审美趣味集中体现了(  ) 
A.审美能力 
B.审美偏好 
C.审美标准 
D.审美理想 
E.审美天赋
33.对小学生的审美教育要提高学生(  ) 
A.对美的感受能力 
B.鉴赏能力 
C.想象能力 
D.创造能力 
E.正确的审美观
34.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素质结构中必须具备(  ) 
A.知识要素 
B.品德要素 
C.审美素养要素 
D.身体要素 
E.艺术技能要素 
35.教师的形象美主要包括(  ) 
A.仪表美 
B.课程审美化 
C.语言审美化 
D.教态美 
E.生活审美化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美育的愉悦性 
37.视觉艺术 
38.直觉 
39.知美教育 
40.仪表美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1.儒家和道家的美育思想有什么不同? 
42.简述美育的形象性的特点. 
43.如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44.少儿审美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5.概述美育的基本性质. 
46.论述美育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 欢迎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自考资讯,一手掌握!) | 欢迎加入“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扫码进群,领取《 | 
 
       江苏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