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江苏自考网(www.jiangsuzikao.com)!

咨询电话:025-83235887 / RSS地图 / 网站地图
自考专题:
来源:江苏自考网 时间:2020-12-09 13:49:46
高纲0884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5037  区域分析与规划
 
               江苏教育学院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 课程性质和特点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地理教育专业(师范类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程,根据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当前区域规划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系统介绍区域概念、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重点对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经济社会背景、技术支持条件、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以及区域优势与分工和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方法阐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区域规划的概念、类型、主要理论、探讨区域发展战略,并就区域规划中的产业发展与布局、土地利用与区域管制、区域基础设施、城镇体系以及生态环境等规划进行简单介绍。
  (二)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区域分析与区域分析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经济社会背景、技术支持条件、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区域优势与分工、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区域规划的概念、类型、主要理论,以及区域规划中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与布局、土地利用、城镇体系以及生态环境等规划的基本思路。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地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以区域地理为基础,着重研究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其前修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各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具有探讨、研究特色的课程。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  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划分,区域发展、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及其关系,区域分析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二)  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了解区域、区域发展、区域分析的概念,以及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三)  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掌握:区域、区域发展、区域分析的概念,以及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2.重点掌握:区域发展的新趋势,区域研究的新动向。
3.理解:区域发展、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的关系。
 
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一)课程内容
本章系统介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基本概念,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分析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的思路、评价分析方法及其相关理论(包括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掌握:自然资源(含可再生、可更新、不可再生)、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补偿、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 掌握:自然资源的特征、评价原则、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3. 掌握:区域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
4. 重点掌握: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观点、主线。
5. 理解:自然资源的评价方法,生态环境补偿的对象、主体、补偿的标准和方式。
 
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一)课程内容
本章系统介绍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分析、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分析、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掌握: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区域经济特色的表现形式。
2、  掌握:适度人口、人口承载力、人口容量、土地承载力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 掌握并会分析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类型。
4. 掌握:教育成本与收益的内涵。
5. 掌握:区域市场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6. 掌握: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条件,技术进步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条件。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掌握:技术进步的概念和含义,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理解: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条件。
 
第五章  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区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区域竞争力评价,区域发展阶段的相关理论以及整体评价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区域发展水平的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竞争力、国家竞争力、区域竞争力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区域发展阶段的相关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理解:GDP、绿色GDP、人均GDP、以及UNRISD、PQLI、HDI、MID指标体系。
2.  理解:用GDP评价区域发展的优缺点,用绿色GDP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施的难点。
3. 掌握:HDI的计算方法和分析方法。
4.掌握:竞争力的概念与层次。国家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的概念。研究区域竞争力的意义。
5. 掌握:结合实例分析提升区域竞争力、评价某一区域竞争力。
6. 掌握: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区域优势、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区域优势的概念及其特性、类型、确定方法;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的理论、特点、模式及其应用;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掌握:区域优势的概念及其特性、类型、确定方法。
2.掌握:区域分工的理论、特点、模式及其应用;区域分工的理论;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
3.了解:区域联系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4.掌握;区域投资环境的概念,投资软环境的改善。
 
第七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与产业结构优化。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产业划分、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区域主导产业的概念、判断标准、选择基准、以及主导产业的带动影响分析;产业结构优化。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了解:常见的产业分类
2.掌握: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合理的产业结构的特点(评价)
3.了解: 区域产业结构演化规律的理论。
4.掌握:区域产业结构编号的原因分析。
5.掌握:主导产业的概念、特点。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主导产业的判断标准、选择基准;主导产业的带动影响分析。
6.掌握: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第八章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区域规划的类型、程序。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区域规划的类型、程序。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掌握:区域规划的概念、特点和内容。
2.了解:区域规划的类型、程序。
 
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区域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决策,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认识区域发展战略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战略决策的的概念和思路,理解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掌握: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核心、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
2.掌握:制定战略重点应考虑的方面;确定区域优势和劣势的方法;区域优势的种类;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创新活动的要素;创新与扩散的生命周期理论;燕行形态学说;区域战略构想及其提出的思路方法;区域总体环境的分析评价。
3.了解:区域发展战略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第十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主要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的概念。
2.掌握: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经济发展的正、负影响;集化与扩散作用的产生;对增长极理论的评价。
3.了解: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
4.了解: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5.掌握:圈层结构理论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第十一章  区域土地利用与区域管制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关于区域土地利用、与区域管制的基本知识。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土地利用、土地的需求与供给、土地类型及利用分区、土地资源保护,区域管制等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土地供需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土地供需矛盾以及解决该矛盾的基本原则、管制、土地利用分区。
2.掌握:土地利用、土地利用集约度
3.掌握:土地资源的特征、反映土地利用状况的倡议指标,土地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4.掌握:在区域规划中对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
5.了解:区域空间管制规划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第十二章  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规划布局。
(二)学习要求
了解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的基本概念、特点、布局形式、布局发展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掌握:农业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物流与物流系统、物流园区、休闲产业
2.领会:农业区域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3.掌握: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作用和现实意义,区域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基本组织形式
4.理解:钢铁工业布局条件;比较水火电的布局要求;加工制造业的生产特点和布局要求;影响加工制造业布局的因素;加工制造业发展布局趋势;
5.掌握: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生产特点、布局形式、区位选择;高新技术园区的布局特点。
6.掌握:商业与服务也的基本特点;现代商业营销形式与市场建设规划;现代服务业特征、布局因素、规划布局趋势;物流中心的主导功能、选址;休闲产业特征;文化产业――“朝阳产业”;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
 
第十三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区域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二)学习要求
了解区域性基础设施系统的概念;掌握区域交通运输结构的选择,基础设施而作用,比较基础设施建设的三种模式。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区域性基础设施系统、区域交通运输结构的选择。
2.理解:基础设施而作用。
3.掌握:比较基础设施建设的三种模式。
 
第十四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城镇发展的区域条件、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化发展战略。
(二)学习要求
了解影响城镇发展的区域条件;掌握城镇体系的概念、含义、基本特征、体系演化的基本规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动力;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发展阶段,及其规划的总体构思。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影响城镇发展的区域条件
2.掌握:城镇体系的概念、含义、基本特征,体系演化的基本规律,理论。
3.掌握: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目标。
4.掌握: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发展阶段,及其规划的总体构思。
 
第十五章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区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功能区的概念及其规划。
(二)学习要求
了解区域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划分生态环境功能区的基本原则;掌握:区域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的概念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区域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划分生态环境功能区的基本原则。
2.掌握:区域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的概念
 
三、有关自学教材说明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崔功豪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附录  题型举例
一、          单项选择题
如:衡量一个国家在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生活标准三个人类发展基础方面的发展水平指标是
A. HDI     B. UNRISD    C. PQLI    D. WEF
二、填空题
如:利用天然水资源的水能建设水力发电站,两个最基本的要求是          和
              。
三、名词解释
如:人口容量
四、简答题
如: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五、论述题
如:试述区域市场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案例分析题
利用提供的资料、图表(如教材p.382图12-6),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或给出结论。
 
以上就是关于“05037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全部内容,想获取更多江苏自考的相关资讯,如江苏自考常见问题、院校动态,政策公告,考试题库,复习备考、专业目录。敬请关注下方“江苏自考微信公众号”或加入“江苏自考考生交流群”和千万自考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欢迎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自考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加入“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江苏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扫码进群,领取《 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哦!)
8888人已通过
开始测试

江苏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报考提醒

报名入口 查询系统

自考交流群

咨询老师

扫一扫,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免费送《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扫一扫,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
进群领取《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报考服务

025-83235887